请输入
菜单

补货规则设置

1.功能模块介绍

和“采购->智能补货”为关联功能,通过建立补货规则,帮助卖家及时发现库存风险,降低仓储成本。

提供如下功能操作:

  • 查询补货规则;
  • 新建/编辑补货规则;
  • 批量删除补货规则;
  • 批量启用补货规则;
  • 批量停用补货规则。

2.数据呈现规则

2.1.数据来源

用户手动创建数据,存储于ERP服务器中,刷新即显示最新数据。

2.2.数据指标定义

  • 销量:计算商品在某个时间段内每天平均销量,今天的不统计在内。亚马逊商品过往一年以内的销量统计,销量=商品近N天总销售量/N天;
  • 日均销量: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商品每天平均销量。这里是通过5个日均销量按权重累加总计;
  • 日均销量=(销量1权重+销量2权重+销量3权重+销量4权重+销量5*权重)/参数已设置数,参数是指销量1、销量2、销量3、销量4、销量5,是否已设置值;
  • 权重:用于辅助计算日均销量统计。取值范围0~2,权重值越高,权重越大,默认为1;
  • 可售数量:仓库中可用于销售的产品库存,取值于【仓库管理->产品库存】列表中【库】字段;
  • 预留数量:FBA仓中被占用的产品库存,包括亚马逊平台中买家订单、运营中心之间调拨、运营中心正在处理,取值于【仓库管理->产品库存】列表中【预留】字段;
  • 计划在途:创建采购计划单中采购商品总数,取值于【仓库管理->产品库存】列表中【计】字段;
  • 采购在途:生成采购单中采购商品总数,取值于【仓库管理->产品库存】列表中【定】字段;
  • 头程待发:已;创建交货单但还没创建shipmentID,计划发往至FBA仓的商品总数,取值于【仓库管理->产品库存】列表中【交】字段
  • 物流在途:发往至FBA仓中的商品总数,包括已创建ShipmentID、已确认发货以及仓库正在接收中,取值于【仓库管理->产品库存】列表中【入库】字段,包含InboundWorking+InboundShipped+InboundReceiving;
  • 安全库存量:是指除了预计出去的库存量,还留在库里的适当库存。默认是0,非必填;
  • 采购交期(生产时间):是指采购方决定订货并下订单-供应商确认-订单处理-生产计划-原料采购(有时)-质量检验-发运(有时为第三方物流)的整个周期时间。简单的说,就是规律性的两次采购间隔的天数。默认是0,非必填,单位是天数;
  • 库存周转周期(在仓库冲存储时间):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产品入库开始 ,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零库存/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取值于商品过去7天日均销量,不计算今天和昨天的两天销量,既从今天往前推移9天中7天日均销售量;
  • 库存周转周期=可售数/WPS,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为天;
  • 物流周期(运送时间):是货物从发货地送往至目的仓物流运输时长。默认是0,非必填,单位是天数;
  • 安全库存周期(备用库存):安全库存是为防止未来物资供应或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意外中断或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默认是0,非必填,单位是天数;
  • 采购间隔周期(采购周期):是指货物从供应商间隔多少天采购一次,按天计算。默认是0,非必填,单位是天数。

2.3.补货计算公式

  • 建议补货量=总需求量-总可用库存
  • 销量=商品近N天销量/N天
  • 日均销量=(销量1权重+销量2权重+销量3权重+销量4权重+销量5*权重)/参数已设置数
  • 总需求量=(采购周期+库存周转周期+物流周期+安全库存周期+采购间隔周期)*日均销量
  • 总可用库存=可售数+计划在途+采购在途+头程待发-安全库存量-冻结数
  • 建议补货量=(采购周期+库存周转周期+物流周期+安全库存周期+采购间隔周期)*日均销量-(可售数+计划在途+采购在途+头程待发-安全库存量-预留数)

3.使用场景案例

3.1.新增补货规则

点击【新建补货规则】,在弹出的页面中进行设置,点击【确定】即可

最近修改: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