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这个概念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早几年就已经炒的很火热,通俗一点的说,通过每个业务的北极星指标的异动来进行溯源,去发现引起异动的原因是因为什么?这些异动通常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起起伏伏的数据。
对比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大数据对企业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驱动业务?
① 整合信息孤岛
通常一个企业决策层所需要了解的完整信息是由多个部门的数据组成的,有业务部门、采购部门、仓库部门、物流部门、财务部门等,其次业务部门随公司业务范围的大小所面临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获取的数据源更多,如何整体分析问题,提供一个全局视图,让决策者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② 提高决策质量与速度
在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中,所有的数据是需要手动进行分析的,这样就对人的要求很高。首先是业务思维分析能力,能通过一个指标去 找到影响指标的数据,其次是对系统很了解,数据的分布及业务的单据等都非常了解,才能对异常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业务数据找到问题的症结。
③ 数据预警
传统系统中,可以通过业务的组合规则,对数据进行提前异常设置,可对业务进行预警提醒。这种预警是对短时间的且已经掌握的规则进行预警,无法根据历史全量数据发现的异常进行预警;
④ 数据预测
算法模型在传统的软件中是无法应用的,数据挖掘更是趋于大数据的场景才能进行落地,分析数据之间的潜在规律或趋势,从而做出下一步的预测,它需要复杂的算法及模型,对人才的专业度要求也比较高。
目前国内电商与头部的跨境电商公司早已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趋势判断,结合用户画像及购买习惯,应用在日常运营监控、客户行为监控、客户画像分析、产品开发、营销活动等环节。
国内电商应运而生出许多大数据工具服务商,接入卖家数据,从整体店铺的经营分析、目标进度监控、 不同渠道流量分析、营销活动分析、商品分析、客户分析、财务利润分析等搭建全流程的日常经营分析;遇到重大活动时直接接入新的面板,呈现最新数据情况及进度。对于现在的时代来说,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如何用最快的时间完成新的面板搭建,快速的响应业务的需求是对平台的考验。
其次机器学习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也已变为常用方式,对客户的评价进行好评差评提取关键词,提取用户情感,结合用户画像的分析针对做不同的营销活动, 对不同的营销活动进行数据监控转化效果,从而为后续的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跨境电商的头部企业来说,对于供应链的周转、资金的分布、合理的备货是区别于国内电商的侧重点,对大数据分析的维度会更多更广,需要了解的公司整体信息会更多。根据小编的了解,目前跨境电商的头部企业中大部分都已经启动了大数据分析项目,都越来越注重数据价值,从选品、到公司内部经营、对服务商的考核等,通过数据BI面板决策层能清楚了解现有公司的经营现状。
搭建一个大数据团队,需要运维、数据开发、数据产品与数据分析师,各自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根据业务的复杂成本与数据体量,对整合数据源、数据清洗与数据建模、建立标准指标集的难度都会不一样,对团队的配置及要求将根据业务匹配度也会进行调整。
人员成本与时间成本是对系统所需要付出的最大两块,系统未落地交付之前,价值对于内部是无法短时间内看到的,一个大数据平台落地的周期至少在半年以上,还是在你的人员非常了解业务与业务系统的情况下,数据分析师根据标准数据指标搭建出业务需要的看板。
据小编了解,现在的大数据开发人员薪资应该是互联网公司中的top级别的了,懂算法、会数据挖掘的更吃香,那是另外的价钱哦。
积加BI直接整合现有ERP中的所有数据,从销售、广告、采购、物流、库存、财务等进行接入,将所以数据打通,实现在面板中可随意组合不同业务线的数据。
积加基于自身对业务的了解,对大量的客户进行调研,将逐步推出标准BI模板库,直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应用,直接使用、 直接应用、直接查看。
①自定义报表需求较多
支持个人自身的喜好调整模板的图表样式、布局、颜色、字体等面板的基础配置;
积加也提供内部数据分析师团队搭建自定义报表,深入了解公司业务诉求,搭建出符合公司个性化需求的报表看板。
②公司内部有数据分析师
对于有数据分析师的客户团队,自定义报表需求较多,积加BI也支持提供标准化的数仓,数据分析师可通过标准指标库做个性化的指标应用于自身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