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地帮助用户合理备货。
原理:不同于补货规则,这里一般设置的是库存计算因子和整个公司运营统计规范;而智能补货页面中的补货规则更像是运营/计划员依据经验和策略完成的规则设置
功能入口:系统>>基础配置>>参数设置>>智能补货/采购与库存
①、缺货临界点设置
运用场景:
②、FBA在途库存计算方式
运用场景:如果贵公司一直是按线下实际情况完成线上做单,ERP系统体现了过程数据从而更加及时,建议使用【ERP在途】;如果贵公司并不是按时做单、而是事后补单或者根本就不在ERP系统里做单,那么建议使用【FBA在途】,需要等存档报表同步到FBA数据,有一定延迟性。
③、推荐下单量为负数无需下单
运用场景:通过“是/否”去过滤是否那些推荐下单量为负数的数据在生成计划单据时要不要被纳入
④、目标库存量剔除补不上的断货量
运用场景:在日均消耗量里可以看到补不补得上,以及剔除
⑤、国内仓、海外仓、供应商仓库存处理规则
运用场景:控制智能补货列表字段中 国内仓已下单量、在途量、可调拨量、海外仓已下单量、在途量、可调拨量、计划入库量、供应商仓已下单量、可调拨量是否显示或者参与到【推荐采购量/推荐调拨量】
⑥、优先从海外仓调拨补货到FBA
运用场景:推荐调拨量是否需要减去海外仓在途量、海外仓可调拨量,先消耗海外仓的库存用于补货
⑦、智能补货共享库存处理规则
包含共享库存:每MSKU都算了整个SKU的共享库存 + 对应MSKU的锁站点库存
按需求量先后分配共享库存:不算共享库存的情况下,计算出每个MSKU需要补货的量,每个仓库的共享库存,按MSKU的需求量逐个分配共享库存,直到满足需求量或共享库存分配完
⑧、智能补货”在途量“是否包含”异常在途量”
运用场景:通过结合下一个参数“异常在途量统计范围”来看是否要把“异常在途量”纳入在途量计算公式中,如果不纳入计算就只有“已发货 + 入库中”
⑨、异常在途量统计范围
运用场景:将货件超时被关闭出现的发货单的差异量视为异常在途量,统计范围分为:所有Closed的货件、过去90天 ~ 180天closed的货件、过去90天 ~ 360天closed的货
⑩、SKU汇总补货计算规则
运用场景:1、直接按照SKU维度汇总补货:不论MSKU是否需要补货都将汇总到SKU计算补货量
2、若MSKU不需要补货,则不参与SKU维度汇总补货:当MSKU目标库存量小于等于FBA在库在途时,则SKU维度的汇总计算不包含该MSKU相关的数量汇总
⑪、智能补货系统标签提示规则/推荐采购日期提前提醒天数/推荐发货日期提前提醒天数
运用场景:会根据规则在列表页生成“采、发 ”标签
⑬、历史销量是否剔除断货数据
运用场景:MSKU 日均销量= 过去N天的总销量 /(N-断货天数),其中N是时间范围。
ASIN 日均销量 = n∑i=1( MSKU 日均销量),其中n是ASIN下关联的MSKU数量,MSKU_i 代表第 i 个MSKU的日均销量
⑭、Reserved FC processing(正在处理)是否要纳入FBA库存周转计算和补货可售量
运用场景:预留字段-正在处理,是否要纳入补货良品可用量的计算公式中,如果纳入,则公式为:FBA仓 = 良品量(Fulfillable) + 调拨中(Reserved FC transfer)+ 正在处理(Reserved FC processing)
智能补货模块就是根据公司供应链各个环节不同库存数据和销售情况,来计算出理想库存量的过程,理想库存量(目标库存量)就是销售不断货,并且库存数量达到合理的状态。
然后根据目标库存量和现有库存量(在库、在途和已下单)来推算出补货的数量(推荐采购量、推荐调拨量)的过程。
说明:推荐采购量在现有库存量的基础上,还需要采购多少货,才能够达到目标库存量的数量
计算规则:参数“智能补货的推荐采购量是否计算国内仓、海外仓、供应商仓所有在途库存”
如选择为“否”:则推荐采购量 = 目标库存量 - (良品可用量 + 国内仓可调拨量 + 海外仓可调拨量 + 已下单量 + 计划入库 + 待出运 + 海外仓在途量 + 在途量)
如开启为“是”:则推荐采购量 =目标库存量 -(良品可用量 +国内仓已下单共享量 +国内仓可调拨量 + 国内仓在途共享量+海外仓已下单共享量 + 海外仓计划入库量 +海外仓可调拨量 + 海外仓在途量+供应商仓已下单量 + 供应商仓可调拨量 +已下单量 + 计划入库 + 待出运+ 在途量),也就是将国内仓、海外仓、供应商仓所有在途库存全部计算到现有库存量里面去,从而得到最精准的推荐采购量
注意1:如果下图中的参数是【使用FBA货件在途】,则推荐采购量 = 目标库存量 - (已下单量 + 国内仓可调拨量 + 海外仓可调拨量 + 海外仓在途量 + 待出运 + 计划入库(FBA) + 在途量 + 良品可用量)
已下单量、国内仓可调拨量、海外仓可调拨量、海外仓在途量、待出运都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对应的不同单据的数据,是实时并真实数据;计划入库(FBA)、在途量、良品可用量为FBA报告数据,可以直接取值。
所以推荐采购量主要是要得到目标库存量的推算。
注意2:
1.如果下图中的参数是“直接按照sku维度汇总补货”
2.如果上图中的参数是“若MSKU不需要补货,则不参与SKU维度汇总补货”
注意3:
如下图中的参数是“包含共享库存”:每MSKU都算了整个SKU的共享库存 + 对应MSKU的锁站点库存
如下图中的参数是“按需求量先后分配共享库存”:不算共享库存的情况下,计算出每个MSKU需要补货的量,每个仓库的共享库存,按MSKU的需求量逐个分配共享库存,直到满足需求量或共享库存分配完
计算优先级顺序说明:先仓库,后库存字段
仓库:
仓库类型:海外仓-->国内仓-->供应商仓
SKU共享库存量:大-->小
同SKU的多个MSKU需求量:小-->大
库存字段:
海外仓字段计算先后顺序:海外仓可调拨量、海外仓在途量、海外仓计划入库量、海外仓已下单共享量
国内仓字段计算先后顺序:国内仓可调拨量、国内仓在途共享量、国内仓已下单共享量
供应商仓字段计算先后顺序:供应商仓可调拨量、供应商仓已下单量
ERP系统计算理想库存量(目标库存量)公式是:
目标库存量 = 目标库存天数 * 日均消耗量
(1) 目标库存天数 = 备货计划与审批时间 + 采购交期 + 质检时间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海外仓调拨天数(开启)+ 安全库存天数 + 补货周期 - 缺货天数,根据不同线下业务环节设定对应不同环节的天数
(2) 日均消耗量根据运营情况自行设定,有二种设置方式:既可以采用默认销量,也可以设置目标销量。
(3) 操作步骤如下:
备货计划与审批时间:整个备货计划审批的耗时(默认为3天),基于公司的流程效率进行设置
采购交期:供应商生产周期(默认取值产品资料-采购交期)
质检时间:整个质检完成的耗时(默认为2天),基于公司质检团队的效率来设置
物流方式:整个头程的耗时(取值来源物流-头程物流)
入库处理天数:整个收货入库的耗时(默认为3天)
安全库存天数:产品的保底日均消耗天数(默认为14天)
海外仓调拨天数:从海外仓发货至FBA仓耗时
注:默认不纳入目标库存天数,如果开启则默认为1天。
补货周期:表示多少天补一次货(默认为0天)
国内仓安全库存天数:产品在国内仓库预留的日均消耗天数(默认为0天);仅计算推荐采购量会包含该天数,计算调拨量则不会
仅计算目标库存日期内到货的在途数量:
否:不论采购或调拨的在途数量什么时候到达FBA仓,目标库存量都会减去该在途量计算推荐下单量
是:只有在目标库存日期内可到达FBA仓的在途量,目标库存量才会减去该在途量计算推荐下单量
调拨仓库限制:限制该产品可调拨或者不可调拨的仓库,国内仓/海外仓可调拨量仅包含可调拨的仓库
可调拨仓:备货仓,用来调拨至FBA仓(可多选)
不可调拨仓:非备货仓,不用来调拨至FBA仓(可多选)
① 默认销量
未设置销量规则的时间段,则按照这个日销量来计算。
② 目标销量可以自己来设定规则,例如设定淡季、旺季的时间和日均量等
说明:由于日均消耗是波动的,那么您可以根据运营策略、环比数据等设定好预算的日均值,以及发生的日期。一旦设定好后,系统推算的目标库存日期涵盖了您自行设置的测算日均时间,就按照目标销量日均来计算。
举例:当前日期为2021-06-15,目标到货点天数为40天,那么目标库存日期从2021-06-15往后推39天,得到日期是2021-07-25 。设置规则时间段是:2021-07-01~2021-07-31日销量为80,规则时间段以外的日销量为100。
③ 销量系数
仅动态类型有效,动态销量取值3、7、14、30、60、90天日均不同权重占比的基础上,对设置的动态销量需要整体下调或上浮时使用的”销量系数“来进行控制。
针对场景:
1.销量有明显季节性特性的商品,根据淡季旺季不同设置不同的销量系数;
2.运营认为历史各个日期销量占比权重是固定的但又需要根据不同时间整体调整时。
实例说明:
1. 根据当前实时的大环境情况和市场情况做的预估粗略调整
情况一:产品A按照销量系数1,算出来US要补货1000pcs, 但是结合目前US通货膨胀, 消费者购买力降低等综合大环境影响, 修改按照销量系统0.8来计算
情况二:产品A按照销量系数1,算出来US要补货1000pcs, 但是US政府近期发布补贴公告,预计会于下个季度每个居民发放1200美金政府补贴,消费者购买力短时间会提升,修改按照销量系统1.2来计算
(0.8和1.2就为粗略估算值,由卖家根据自身经验做数值设定)
2. 根据过往历史销售数据作为调整依据
情况一(季节性波动):季节性产品A,去年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综合销量上涨50%,则第三季度做第四季度备货时,则可参考1.5作为销量系数(具体以卖家实际确定情况为准)
情况二(后期有大幅活动计划):目前备货时间段有多个活动排期计划,根据前期活动效果,活动期销量上涨幅度约为2倍,则可参考2作为销量系数(具体以卖家实际确定情况为准)
4.销量去噪
当销量出现过大波动情况,如做促销活动时,活动日期销量比平时可能要高出很多;或商品缺货时,销量直接变为0;此种情况对销量波动结束后的历史日均销量取值会被过度拉高或拉低,导致预测不准确。因此需要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调整,代替历史实际销量。
处理方式有三种:
历史销量曲线图能看到近90天的实际销量与调整后的销量
(4)得到目标库存量(理想库存量)
目标库存量 = 目标库存天数 × 日均消耗量,根据以上的设定得到了“目标库存天数”和“日均消耗量”,所以就可以计算出目标库存量
(5)其他字段
目标库存日期 = 当前日期 + 目标库存天数
举例:当前日期为2021-06-15,目标库存天数为40天,那么目标库存日期从2021-06-15往后推39天,得到日期是2021-07-25
目标库存天数 = 备货计划与审批时间 + 采购交期 + 质检时间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安全库存天数 + 海外仓调拨天数(开启)+ 补货周期 - 缺货天数,如果海外仓调拨天数如果关闭,则不纳入计算
缺货日期:目标到货日期内的每次缺货日期和缺货天数,来源于红绿线中预测到的缺货日期,即在目标到货点日期以内这段时间发生的缺货统计。
缺货天数:目标到货日期内的补不上的缺货天数
最迟发货日期 = 缺货开始日期 - 推荐物流方式的时效
缺货量 = 缺货日期段的目标销量 - 缺货开始日期的良品可用量 - 缺货日期段的计划入库量
缺货建议:为了弥补缺货时间段的需求量,需要根据缺货时间段与当前日期的天数,确定采用不同的物流方式去发货,采用最小的物流成本弥补缺货。所以会根据现有缺货情况推荐出最优的物流方式。
按照以下进行取值:
能在缺货开始日期之前到达FBA仓的物流方式中取最慢的物流方式
不能在缺货开始日期之前到达但是能在缺货结束日期之前到达FBA仓的取最快的物流方式
使用最快的物流方式都不能在缺货结束日期之前到达FBA仓的不推荐
如果同样的物流方式有多种可以选,默认智能补货设置的物流优先级最高
推荐采购量 = 目标库存量 - (良品可用量 + 国内仓可调拨量 + 海外仓可调拨量 + 已下单量 + 计划入库 + 待出运 + 海外仓在途量 + 在途量)
现在目标库存量已经计算出来,然后再减去良品可用量、国内仓可调拨量、海外仓可调拨量、已下单量、计划入库、待出运、海外仓在途量、在途量即可得到。
良品量 :旧版产品库存-良品量
良品可用量:良品量 + 预留-运营中心转运 (参数控制展示几个)
预占量 :预留-买家订单 +预留-运营中心转运 + 预留-运营中心正在处理
国内仓可调拨量
国内仓的“良品量-预占量(绑定对应站点)”
说明:所有的国内仓这个msku对应的sku的共享量+所有的国内仓这个msku对应的sku的锁仓量,以上两者之和,都认为是为这个msku备货的。
国内仓良品锁站点量:新版产品库存所有国内自营仓的锁站点良品量汇总
海外仓可调拨量
海外仓的“良品量-预占量(绑定对应站点)”
说明:
1、如果这个msku是美国站的,则美国海外仓的共享量+锁仓量之和,是为这个msku备货的。
2、其他国家的海外仓,默认是不会跨国调货,所以其他国家海外仓不会算可调拨量。但是如果其他国家海外仓锁仓了美国站msku的库存,那么这个库存也会纳入可调拨量计算。
3、海外仓共享库存-EU仓店铺站点:计算EU仓所有国家的海外仓共享库存(不含UK);NA仓店铺站点:计算NA仓所有国家的海外仓共享库存/其他仓店铺站点(如UK_FBA):仅包括国家同为UK的海外仓共享库存
海外仓良品锁站点量:新版产品库存所有海外自营仓的锁站点良品量汇总
已下单量:计划量+采购量+交货量
计划量:旧版产品库存“计划量”
采购量:旧版产品库存“采购量”
交货量:旧版产品库存“交货量”
已发货量:根据参数-智能补货-FBA在途库存计算方式来选择取系统的还是FBA的
正在接收:根据参数-智能补货-FBA在途库存计算方式来选择取系统的还是FBA的
计划入库:只针对直采的情况,交货单已绑定发货单,但发货单处于草稿、提货中状态;调拨单未出库状态
待出运:旧版产品库存“待出运量”
在途量:
自营仓 = 已发货 + 正在接收
FBA仓 = 已发货(FBA) + 正在接收(FBA)
海外仓在途量
海外仓 = 已发货 + 入库中
说明:这里指的是A产品从国内仓发到海外仓这一段在途,虽然目的仓是海外仓,并不是A产品所属的这个FBA仓,但是还是认为是为这个FBA仓的A产品备货,所以在A产品的海外仓和FBA仓是同一个国家时,海外仓的在途量就要纳入计算。
①国内仓推荐调拨量
计算规则:
国内仓推荐调拨量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安全库存天数 + 补货周期) 日销量(动态)】 - (良品可用量 + 计划入库 + 待出运 + 在途量)
国内仓推荐调拨量默认不扣减海外仓在途量、海外仓可调拨量,如需要扣减,请联系客服
如果不需要把缺货天数纳入计算
国内仓推荐调拨量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安全库存天数 + 补货周期 )X 日销量(动态)】 - (良品可用量 + 计划入库 +待出运 + 在途量)
如果需要把缺货天数纳入计算
国内仓推荐调拨量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安全库存天数 + 补货周期 - 缺货天数 )X 日销量(动态)】 - (良品可用量 + 计划入库 +待出运 + 在途量)
②海外仓推荐调拨量
如果不需要把缺货天数纳入计算
海外仓推荐调拨量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安全库存天数 + 补货周期 )X 日销量(动态)】-(良品可用量 + 计划入库 + 待出运 + 在途量)
如果需要把缺货天数纳入计算
海外仓推荐调拨量 = 【(物流方式(天) + 入库处理天数 + 安全库存天数 + 补货周期 - 缺货天数 )X 日销量(动态)】-(良品可用量 + 计划入库 + 待出运 + 在途量)
把鼠标移到字段上可以看到具体释义,把鼠标移到数据上可以看到详细的数据来源,来做采购计划下单量的额外参考。
注:ACOS、转换率参考指标:
ACOS:MSKU广告花费金额 / MSKU广告销售额(取得是商品表现里面的MSKU维度ACOS指标)
转化率:MSKU的销量 / MSKU访问数量(取的是商品表现里面的MSKU维度CVR指标)
上述2个指标在列表中显示的日期维度:3天、7天、14天、30天、60天、90天
当MSKU维度或者ASIN维度设置可调拨仓或不可调拨仓时,相应的国内仓可调拨量、海外仓可调拨量计算时仅算可调拨仓的库存。
当选择可调拨仓时:
表示该MSKU仅能从所选择的仓库中进行调拨到FBA;若一个仓库都没有选,则表示不能从任何仓库调拨
当选择不可调拨仓时:
表示该MSKU不能从所选择的仓库中进行调拨到FBA;若一个仓库都没有选,则表示能从任何仓库调拨。
说明:如果整理好了一份基础指标信息,可以针对性导入进行重算
注意:如果页面进行了数据筛选,则导入的数据是针对当前筛选条件下的产品,其他不在筛选条件下的产品不会受本次导入数据的影响去更新。
字段说明
店铺、仓库、MSKU、规则时间之外销量、规则名称、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以上字段必选,不可更改
固定类型-日销量、固定类型-总销量、动态类型销量:
1、以上字段至少选择其一,默认选择固定类型-日销量
2、若不满足条件1,则【下载导入模板】按钮灰色不可点状态
SKU、ASIN、父ASIN、产品名称、历史销量、ACOS、ROI、转化率:以上字段作为制定销量计划的参考值,不会导入仅显示在导入模板中,默认不选
活动量:以上字段内容为空,作为运营人员手动填写参考,默认不选
说明:智能补货数据不是实时数据,如果在推算期间做了一些供应链单据需要能够看到测算效果,可以手动重算。
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可能会耗时很长,请耐心等待,切勿关闭或刷新页面
说明:如果需要补货,且推荐采购量都为正数时,可直接在该模块【添加采购计划】,可添加目的仓为FBA仓,自营仓或供应商仓
1.可以按照MSKU、ASIN、SKU、父ASIN四个维度来查看数据:
(2)智能补货列表页显示采or发的标识
采/发:表示该商品需要采购或者发货
(3)支持筛选单个/多个国家查看数据,也支持选择具体的FBA仓库来查看对应商品的补货情况。
注意:智能补货模块不展示自营仓(即:国内仓和海外仓)的补货情况,因为智能补货模块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FBA仓库补货,但是智能补货模块同样会考虑自营仓的库存情况,前提是采购的时候目的仓选择了FBA仓,并且采购方式是中转采,这样子系统才能够识别到自营仓里为FBA仓备货的情况。
(4)相关字段说明以及筛选
所属仓库:表示该MSKU所属的店铺站点
品类、品牌、产品类型、可采购、单箱数量、商品运营状态、商品运营级别、物流分组:**
其中,品类、品牌、产品类型、可采购、单箱数量、物流分组的信息均在【产品资料】中维护
高级筛选:支持按照缺货日期、推荐采购量、国内仓推荐调拨量、海外仓推荐调拨量筛选,也支持按销售负责人、产品负责人搜索